抗战剧《阵地》获好评:揭示文艺与时代共振的内在逻辑
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10月22日在京主办的座谈会上,电视剧《阵地》获得好评。专家认为,该剧清晰勾勒出文化斗争与民族解放的重要关联,揭示出文艺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内在逻辑,从文化角度全景式呈现了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。
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10月22日在京主办的座谈会上,电视剧《阵地》获得好评。专家认为,该剧清晰勾勒出文化斗争与民族解放的重要关联,揭示出文艺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内在逻辑,从文化角度全景式呈现了抗战精神与民族精神。
“记住了,这是我们的家!是祖先传给我们的家!”舞台上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声喊道。他的话语铿锵有力,直抵人心。面对日军的侵略,家里的老宅被汉奸侵占,这位朴素的中国老人发自肺腑地喊出广大民众的心声。顿时,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,观众们在强烈的共鸣中流下感动的泪水…
1938年至1944年间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桂林文化抗战运动垒筑成一道敌人无法攻破的文化阵地。面对山河破碎、民心低迷,知识分子毅然走出书斋,化笔为刀。这段闪耀着文化人勇气与担当的历史篇章,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宏大叙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铸魂新章——观电视剧《阵地》有感作者:颂明歌声自历史的苍茫中飘来,带着《救亡日报》油墨的芬芳。呐喊早已铸进民族的年轮,于岁月深处刻下不屈的脊梁。李克农的智谋织就无形屏障,夏衍的笔锋划破沉沉夜幕;沫若的诗行激荡山河回响,田汉的旋律点燃信仰之火。焦菊隐在舞台筑起精
剧集由高希希执导,钱林森编剧,冯绍峰、李晨、徐璐、王丽坤领衔主演,以1938年至1944年的桂林文化抗战运动为背景,聚焦“中国笔部队”,展现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“文化抗战”历程。
《阵地》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,也是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。该剧以1938年至1944年桂林文化抗战运动为背景,首次全景式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,中国文化界以笔为枪、坚守文化阵地的
《阵地》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,也是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。该剧以1938年至1944年桂林文化抗战运动为背景,首次全景式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,中国文化界以笔为枪、坚守文化阵地的